迎接激进销房年代 (Part 4)
排屋仍是首选
随着人口增长,加上小单位家庭数量不断增加,住宅单位仍是房市中需求最大的房产类型。
计划今年将推出住宅单位的发展商(64家),有73%的发展商有意推出更多住宅房产,27%则计划减少或维持与去年相近的推介规模。
调查结果也显示,发展商眼中,预期今年销量表现最好,且计划推出的房产类型依序为住宅、商业以及工业房地产。休闲类型房地产,如度假村公寓或别墅等,销量则不受看好。
在住宅房产中,发展商最感兴趣发展项目是排屋(包括单层及双层),接着是半独立或独立式洋房及公寓。
任广财说,有地住宅房产如单层或双层排屋,则是属于“常青”
类型房屋,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是广受欢迎的发展项目。
62家表明今年将推出商业类房地产的发展商中,56%计划今年扩大推介规模,另外44%则维持或减少推介单位。
政府连番打房 发展商静观其变
针对今年内展开的一系列房市降温措施,接受调查的69家发展商中,有37家或54%认为一系列打房措施可能冲击房市。
另外,有13家或19%认为,产业市场肯定会受到影响。
不过,也有11人或16%认为,房市降温措施无阻国内置产热潮,其余7人或11%则对降温措施所造成的影响抱持观望态度。
对于一系列的打房措施,发展商认为,上调产业盈利税仍是最有效且对市场冲击最大的措施。
提高外国人购屋价格门槛,对发展商而言,是房产销售的第二大打击。
前阵子大受欢迎的“发展商承担利息计划”(简称DIBS),在预算案下也遭禁止,但接受调查的发展商却认为,禁止这项计划对于遏制房屋炒作行为并没有太大作用。
至于政府大力提倡的可负担房屋计划,发展商认为,这并不会对房产市场造成负面影响。
结果显示,在69个受访者中,31人或44.9%认为无负面影响;17人或24.6%相信可能会冲击。
其余的则认为不确定,只有5人认为会有负面影响。
难获贷款阻购屋
国人购屋意愿虽高,但却因贷款难以取得,使得购屋计划难以成行。
大部分发展商认同,国内需求不断扬升,但贷款能力却阻碍人们拥屋,财务能力成了购屋者的最大担忧问题。
回顾早前本报针对购屋者展开的调查显示,有35.56%或1120名受访者坦承,因财务能力无法负担高企的房价,至今仍无法实现拥屋梦。
任广财认为,银行业采取严谨贷款审核措施,确保购屋者有能力购买房子,虽然这将影响人们的置产计划,但却能为购屋者的偿债能力把关。
“尽管下半年市场预期调息,但预期短期内利率上调幅度仅为25个基点,到时,贷款者的薪资也将获得调整,相信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偿债能力。”
除了贷款因素,国内外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因素,也让部分购屋者暂时对置产计划却步。但也有发展商认为随着各类降温措施效应逐渐被市场吸收及消退后,进入下半年时,房市活跃度料将恢复。
消息来源 :南洋商报